本文目录一览:
改革宗不许女人讲道对吗?(陈鸽)
作者:陈鸽牧师 陈鸽答复:论到女人在教会中的服事,我想,当避免两个极端:一是“男女不分”,二是“压抑姊妹”。 前者打着“男女平等”的旗号,提倡女权至上,因此放任姊妹在教会中冒头与篡权,更妨碍了弟兄的兴起(哥林多与以弗所教会就犯了这个毛病,林前 14:34-36;提前 2:11-15);后者则歧视姊妹,压制女性,不让她们发挥恩赐,甚至不许她们公开祷告,如此便剥夺了姊妹在教会中的服事(今天中国一些改革宗教会似乎有这倾向)。这两者,一个太松,一个太紧;一个偏左,一个偏右,都离开了主平衡的正道。圣经教导我们:神造男女,先后有序,功用不同,愿我们同心合意,各尽其职,来荣耀我们的元首:主耶稣基督(弗 4:15-16)。 林前11:3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提前2:11-13 “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後造的是夏娃。” 林前14:34-37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他们说话。他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他们若要学什麽,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神的道理岂是从你们出来吗?岂是单临到你们吗?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 1:神的安排中,领导与教导的职分,不是给姊妹,乃是给弟兄的。 使徒保罗,本着主耶稣的权柄,说:“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提前 2:12)。“讲道”原文作“教导”,最好翻译成“作教师”,因为“教导”是长老、牧师、监督的职责(提前 3:2;5:17;多 1:9)。新约中,没有女牧师、女监督、女长老。旧约中,也没有女祭司与女君王。唯一的例外就是那篡位并剿灭王室的女王亚他利雅(王下 11:1-3)。中国帝王史上唯一的两个例外(武则天与慈禧太后)也都祸国殃民、臭名昭著。可见,不论在教会里或世界中,神的定规都是男人领头,男人教导。然而,这并不否定姊妹在适当场合,面对适合对象时(例如:妇女、青年、孩童),运用教导的恩赐,正如:提多 2:3-5:“又劝老年妇人……用善道教训人,好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待人有恩,顺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毁谤。” 2:一般情况下,姊妹可以运用恩赐,但不要运用弟兄的权柄。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说:“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或作:说预言),若蒙著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著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林前 11:4-5)可见,只要女人蒙头,就可以祷告或讲道。蒙头,是“服权柄的记号”(林前 11:10)。换言之,只要服在教会的权柄之下(未必外表蒙头或戴帽),姊妹就可以运用她的恩赐,这也包括先知讲道与公开祷告。初期教会,男人与女人一同祷告(徒 1:13-14)。百基拉、亚居拉,夫妻二人一同教导亚波罗(徒 18:26)。(随便一提,这对夫妻的名字,在新约圣经中一共出现六次。其中三次,就是一半的情况下,姊妹的名字都放在弟兄前面。这是违反犹太传统的,可见,这姊妹一定很能干,然而,她依然敬重丈夫,服在权柄之下,运用她的恩赐。) 3:一般情况下,弟兄是主角,姊妹是配角。 换言之,弟兄该站领导地位,姊妹则当顺服(提前2:11-14),因为女人顺服,是神的命令,神的定规,神的次序(林前 11:3;提前 2:11-13;林前 14:34);这并不意味男女不平等(加 3:28)(注一),更不是歧视女性。主耶稣首次启示他弥赛亚的身份,是向那撒玛利亚的妇人(约 4:25-26);他复活后,也最先向妇女显现(可16:9;约 20:11-18)。(在当时那重男轻女的时代,这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主耶稣教导妇女(路 10:38-42),医治妇女(可 5:25-34;路 13:11-13;太 15:21-28),并接受妇女的服事(路 8:2-3)。彼得也提醒,“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原文: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彼前3:7)圣经中所有的应许、命令、祝福都一视同仁,平等地赐予男人与女人。尽管如此,在神的设计中,男女有别,主次有序。不可本末倒置。不论在社会中、教会中、家庭中,姊妹都当顺服弟兄。不要颠倒了角色,混乱了次序(林前 14:34-40)。 4:特殊情况下,当缺乏弟兄时,神也许暂时兴起姊妹来。 请注意,以上所言都是一般情况下:姊妹服事的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就是当没有弟兄起来,或弟兄不成熟、或不争气的时候,神也可能兴起姊妹来带领他的百姓。所以,士师记中才会有个底波拉(士 4:4),唯一的女士师。 士师的兴起与君王不同,君王是世袭的,并且必须是男性的;而士师则是圣灵随己意运行,神主权的拣选,正如先知一样。虽祭司与君王,都必须遵循律法的制度(唯有亚伦的后裔可以做祭司、大卫的后裔可以当君王),但先知则是圣灵随己意所恩膏、所兴起的。“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那里来,往那里去……”(约 3:8)圣灵的作为也是如此,可能完全在人的意料之外。神说:“我要行事,谁能阻止呢?”(赛 43:13)在摩西时代,神曾经兴起米利暗(出 15:20);列王时代,他兴起了户勒大(王下 22:14)与以赛亚的妻子(赛 8:3);旧约末期,他兴起了女先知亚拿,她“不离开圣殿,禁食祈求,昼夜事奉神。”(路 2:36-37);在新约时代,他更兴起腓力的四个女儿(徒 21:9)。这些都是神主权的作为,我们唯有感恩,不能禁止。 然而,底波拉(女先知)领导以色列人时,也显明了那时代的堕落与荒凉。底波拉打发人去召巴拉来,去与迦南人争战,并应许他必然得胜(士 4:7)。(既然神选召巴拉,我相信他定是当时最杰出的男人,但他不过是矮子中的将军罢了。)巴拉对底波拉说:「你若同我去,我就去;你若不同我去,我就不去。」(士 4:8)哎!最勇敢的男人不过如此!所以,底波拉说:「我必与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荣耀,因为耶和华要将西西拉交在一个妇人手里。」(士 4:9)可见,神重用姊妹、不用弟兄时,正表明了弟兄的窝囊与无能,不是因姊妹要抢先和冒头,乃是因弟兄的懦弱与退缩,所以,神兴起了女先知底波拉率领以色列人奋勇的争战,又兴起了希百之妻雅亿智擒西西拉(士 4:17-22)。 感谢主,在宣教的最前线,主往往使用姊妹,冲锋陷阵。当弟兄们追逐名利,裹足不前时,姊妹们却弃家舍业,挺身而出。“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诗 68:11)也感谢主,在中国兴起了许多勇敢的姊妹们。当弟兄贪爱世界、不肯委身时,神就兴起姊妹,挑起重担,扛起大梁。我们当为中国教会的妇女们感恩!然而,神所兴起的姊妹,也知道该何时隐退。当神渐渐兴起合适的弟兄时(提前 3;多 1),她们就自愿退下,隐藏自己,甘心顺服,默默地在幕后帮助弟兄,建立教会。这些忠心的妇女,她们的赏赐必不亚于在台上抛头露面的弟兄们(彼前 3:7;太 5:19)。 注一:圣子顺服圣父,但却与父同等(腓 2:5-9)。
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
1、折太君
折太君(误称余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绪年间《岢岗州志》所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任犍为节度使,娶折德(户衣)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杨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又《保德州志》云:“折太君,宋永安军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女,代州刺史杨业妻。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后太平兴国十年,契丹入寇;业进兵击之,转战至陈家峪口,以无援兵,力屈被擒,与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书陈夫战殁,由于王(亻先)违制争功。上深痛惜,沼赠业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诏“故云州观察使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后)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杨业传》)。
杨业为国捐躯之后,折太君又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功,累任崇仪副使、江淮南都巡检使、知定远军、保州(保定)缘边都巡检使、本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杨延昭戍边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赞扬地说:“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逝军中,终年57岁,河朔之人多望延昭灵枢痛哭流涕,悲声直上九霄。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从狄青南征有功,授兴州防御吏、知泾州,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部虞侯,卒后赠同州观察使。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虽然正史上对折太君没有作更多记载,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后来的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学习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编演了评书、小说和戏曲剧目,其中以戏曲剧目广为流传。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0 回复此发言
--------------------------------------------------------------------------------
3 2、圣母玛利亚(最圣洁的母亲)
希律王统治犹大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撒迦利亚的祭司,他妻子名叫以利沙伯。他们夫妇俩在神跟前都是义人,遵行着主的一切诫命。唯一遗憾的是二人年事已高,却不曾生养过儿女。一天轮到撤迦利亚当班进主殿为神进香。主的使者突然在香坛右边显现。这天使告诉他不要惊慌害怕,说他祈愿生子的祷告已经给神听见,他的妻子以利沙怕将生子。这孩子应起名约翰。天使说:“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在母腹中他便充满了圣灵。他将使众多的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神。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撒迦利亚认为自己已经年迈体衰不会生育了。天使加百利说自己是奉神的差命而来报信的,因为撒迦利亚不信神的话,将必成为哑巴。
不久,撒迦利亚的妻以利沙伯果然怀孕。当她怀孕到第六个月上那,天使奉神的命,来到加利利一座叫拿撤勒的城,向那里的一个童贞女马利亚报喜,说她将怀孕生子。那孩子的名应当叫耶稣。
马利亚已经同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尚未过门。天使进门便对马利亚说:“我给你问安,主已经和你同在了。”马利亚听后觉得惊慌不安,她琢磨不透天使的意思。天使告诉她:“你的儿子耶稣将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帝将把他祖先大卫的位给他。他将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马利亚说:“我尚未出嫁,怎么能够生子呢?”天使告诉她:“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你难道不知道,你的亲戚以利沙伯,那祭司撒迦利亚的妻子素来不能生育,六个月前却怀孕了吗?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马利亚素来是娴淑虔诚的女孩。她答道:“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离开之后,马利亚赶往山地里的撤迦利亚家住的城中去,向以利沙伯问安。听见她的问安,以利沙伯腹中的胎儿砰然而动。由于圣灵注满全身,以利沙伯高声答道:“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哪里得的呢?你一开口,我的胎儿就在腹中欢乐踊动。我相信这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的话都要在她身上应验。”马利亚回答道:“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肩膀施展大能。那狂做的人,正在心中妄想,就被他赶散了。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人,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马利亚在以利沙伯家住了三月,到以利沙伯临产前才离开回家。
以利沙伯终于生了儿子,邻里亲族都极为欢欣。孩子生下来第八天,先给孩子行了割礼,然后商量给他取名。亲友们说按惯例应当以孩子父亲的名,称他撒迦利亚。但母亲说应当就叫约翰,那是天使加百利传达了的。众生说没有这么称呼孩子的,便去问哑巴父亲。撤迦利亚要了一块写字的板,写下了他孩子的名——约翰。奇怪的是,刚写完最后一划,哑巴的口张开了,舌头舒展了,大家听见了撒迦利亚又能说话称赞神了。人们又惊又怕,整个犹大的山地到处都传扬着这个奇迹。撒迦利亚预言了救恩将临到以色列入,他说:“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在他的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号角,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的人之手,向我们的列祖施怜悯、记念他的圣约,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叫我们终身在他面前但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事奉他。孩子啊!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阳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阴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约翰从此渐渐长大,他生长在旷野,最终要向以色列人显明他在为耶稣基督开道。约翰出生的时候,正当那叫居里扭的做叙利亚巡抚。皇帝有旨意传下来要天下人民报名上册,回原籍申报户口。此时,约瑟也带了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从加利利的拿撤勒到犹大去,大卫家族的人都住在叫伯利恒的城。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1 回复此发言
--------------------------------------------------------------------------------
4 2、圣母玛利亚(最圣洁的母亲)
耶稣的母亲尚未嫁到约瑟家时,她便从圣灵怀了孕。约瑟是个义人,他不愿意公开地羞辱未婚妻马利亚,但心里的苦恼是可以想见的。约瑟思量如何才能悄悄地休掉马利亚。正当此时,主的使者在约瑟梦中显现。天使说:“约瑟啦,不要害怕。只管娶过你妻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而来。她会生一儿子,你要给他取名那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救自己的民。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的意思,便是“神与我们同在”。义人约瑟按天使的吩咐娶过马利亚,期待神之子的降世。身孕很重的马利亚随约瑟到伯利恒申报户口,但城中客栈注满了,他们只好在一间马棚中暂且安身。马利亚的产期已到,夜里便在客栈的马棚中生下儿子。这头胎之子给用布包起来,放置马槽之中。马槽便是神子耶稣的摇篮。耶稣降临的那天夜里,伯利恒的乡间野外,一群牧人在轮番守夜看护他们的羊群。主的使者突然来到,向他们宣告耶稣诞生的喜讯。主的荣光从天上来,把牧人周围照得明亮,天使说:“不必惧怕,告诉你们关乎万民的大喜信息。今天夜里,大卫的城中,为你们生了救主。他就是主基督。你们去看看罢,在那马槽中有一个布包着的婴孩,那便是主的标记。”说到这里,空中便有一大队天兵来临。他们与那报信的天使齐声赞美上帝:“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牧羊人们彼此商量:“我们去伯利恒城中看吧,看那所成就的事。那是主所指示我们的。”他们在城中的客栈马棚里寻到了约瑟夫妇,还有那安卧在马槽内的婴儿。牧羊人将天使的话传开了,凡听见的,无不觉得惊异。马利亚经历并听见了这些话,知道它们已经应验,并且还会应验。她象天使说的那样,赞美上帝。
耶稣诞生的时候,伯利恒仍属希律王治下。这天,从东方来了几位博士,他们向耶路撤冷的希律王说:“那生来要做犹太王的孩子在哪里?我们在东方便看见了他的星,特来拜见他哩。”希律王觉得心中不安,他召来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这帮人回禀王说,那孩子生在犹大的伯利恒,以往已有先知说过:“犹大的伯利恒呀,你在犹大的众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主从你产生,牧养以色列的民。”希律王召来东方来的博士,仔细盘问始未,然后差他们去伯利恒寻访,回来再给王复命。博士们才出宫门,便看见了那颗在东方便见到的星。星在他们前头闪烁,一直引他们到了婴孩诞生的地方,停在客栈马棚的上方。博士们欣喜地进去,看见了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他们向孩子俯身伏拜,打开带来的宝盒,献上黄金、没药、乳香。博士们先前已经在梦中得了主的指示,便没有回耶路撤冷去见希律王回话,径直回自己的国家去了。这男孩生下来的第八天,按摩西律法的要求,父母给他行了割礼,然后带他到耶路撤冷去,将他献与上帝,因为律法上这么说:“凡头生的男子,必称圣归主。”这是犹太人男孩出生礼仪的一部份。当在圣殿中举行仪式时,应该以一对斑鸠或是雏鸽作献祭。
在耶路撤冷,有一位睿明而虔诚的义人,名叫西面。他目睹犹太人的罪恶与苦恼,深深地期待以色列的安慰者到来。一天,又有圣灵来他身上。凭着圣灵的启示,他知道自己未死之前便可以得见主所膏立的基督。凭着圣灵的指示,他便进入耶路撤冷的圣殿,迎接耶稣和他的父母。当约瑟与马利亚抱着孩子走进圣殿,准备按律法规矩,将孩子献给神时,西面用手接过婴孩,并称颂上帝。西面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我西面去世了。我已经亲眼看见了您的救恩。我手中的这孩子,便是您为万民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您在以色列的荣耀。”约瑟与马利亚听西面的话,觉得惊奇。西面又对他们大加祝福。西面告诉马利亚:“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就在马利亚与神之子逗留圣殿的时候,女先知亚拿也进殿来谢神。亚拿已经84岁。几十年来,一直寡居的亚拿没有离开神殿,虔心地斋戒禁食,昼夜事奉神。看见以色列的救主和世人的光已然降世,亚拿便走向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将男孩的事,向一切盼望得救赎的人讲说。然而,城中的希律王心里却满是恐惧,他害怕这位以色列的救主。由于东方来的博士欺骗了他,一去伯利恒便不再回来复命,希律王大为震怒。他传令属下,搜寻并找到那在伯利恒降生的男婴,务必要除灭他。差役们按他的吩咐在伯利恒和四境搜索,凡两岁以下的男孩一律杀死。这事先知耶利米已经预言过:在拉玛听见号陶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然而主是一直眷顾他的儿子的。天使在希律王下令之前便给约瑟显梦,告诉他,希律王必寻找小孩子并将他除灭。约瑟携妻带子逃往埃及去了。他们要住在那里,直到希律王死去。这就应了先知说过的:主将从埃及召回他的儿子。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1 回复此发言
--------------------------------------------------------------------------------
5 2、圣母玛利亚(最圣洁的母亲)
希律王死了以后,主的使者来到埃及,向约瑟显梦,天使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以色列去吧。那要害小孩子性命的已经死了。”约瑟便携带一家人回以色列之地。听说希律王的儿子亚基老做犹大王,他还不敢冒险去耶路撒冷,凭着天使在梦中的指示,约瑟一家来到了加利利的拿撒勒。这也应了先知说过的,救主是拿撒勒人的话。约瑟是个木匠,他们一家在拿撒勒是诚实本分,勤勤恳恳的居民。贤惠的马利亚操持家务,教育儿女。这期间,耶稣又添了四个弟弟,他们分别称为雅各、约西、西门和犹大,另外又有两个小妹妹。作为长子的耶稣平时也帮父亲干活,帮母亲带弟弟妹妹。耶稣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了智慧,因为神的恩从来就不离开他的身。
每年一到犹大人的逾越节,约瑟夫妇都要带孩子去耶路撒冷,朝拜圣殿,守满节期才回到拿撒勒来。耶稣十二岁那年,父母又带他去圣城耶路撒冷,然后随大队的朝圣队伍回家乡去。可是赶了一天路,到天黑时,父母才发现耶稣并不在回乡的人群中。他们问遍了亲族朋友,没有结果,只得重回耶路撒冷去打听。三天之后,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找到了这孩子。他正坐在犹大的教师和学者中间,听人讲学争论,还不时插进去发问。凡听了他的往复问答的,无不惊异他的天资,竟能如此应对自如。急坏了的父母赶紧走上去,抱住这男孩。马利亚对那稣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知道你的父母因为四处找不着你,会有多么伤心吗?”耶稣回答道:“你们不用这么担心,不要这样焦急地找我,岂不知我要以我父的事为念么?”
约瑟夫妇对他的话尚不能清楚了解,但他们隐约感到了神子肩负的重任。因为这孩子不只是他们的,更是上帝的;他的家也不仅在拿撤勒,而更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上,因为神所在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马利亚和约瑟带着耶稣走下圣殿。耶稣也温顺地依从了他们,回到了拿撤勒。马利亚将发生的这一切所见所闻记存在心底,她知道该发生的总要发生,她的长子最终要走向犹大的旷野,宣布天国的声音。他最终要回到他来的地方,因为他是神的儿子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1 回复此发言
--------------------------------------------------------------------------------
6 3、最爱国的母亲,岳母刺字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 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 忠 报 国”四字。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不久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次年,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不久随东京留守宗泽守卫开封,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 年),金将兀术率金军渡江南侵,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攻 金军后防。次年, 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将兀术,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金军被迫北撤。之后,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 家 军”。
绍兴三年( 1133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 贼 游 寇”,得高宗所奖 “精 忠 岳 飞”的锦旗。次年他又率部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
绍兴五年,岳飞率军镇压、收编了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派人渡河联络太行义军。他屡次建议高宗大举北进,但都为高宗拒绝。绍兴九年,高宗、秦桧与金议和,岳飞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 浮 图”和 “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 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 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 两河义军也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 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 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 须 有”的罪名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害于临安风波亭。宁宗时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 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著有《岳武穆遗文》(又名《 岳 忠 武 王 文 集》),其词《满江红》是千古绝唱的名作。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2 回复此发言
--------------------------------------------------------------------------------
7 4、宋庆龄(国母)
宋庆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
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继续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和1929年被国际反帝国主义同盟大会选为名誉主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回国,从事社会福利工作,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批评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反共压迫人民的政策。1932年底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争取民主权利的革命者。
1933年当选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主席。后联合爱国人士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积极支持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募集医药物资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1945年9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她呼吁美国人民制止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又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妇幼福利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后历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50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发言年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1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52年,她当选为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4 回复此发言
--------------------------------------------------------------------------------
8 5、贾维斯夫人(母亲节的母亲)
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
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作者: 雨季风 2005-6-5 10:36 回复此发言
--------------------------------------------------------------------------------
9 6、邓颖超 (最博爱的母亲)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一对有着特殊婚恋观和价值观的职业革命家,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有着鲜明的阶级特性、时代特性和职业特性。在他们的一生中,尤其在艰难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的离别就像一日三餐一般平常,这平常中又蕴藏着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叹。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一生都是在革命的道路上奋斗着,为了革命的利益,服从革命的需要一直都是他们分别的原因。
1925年8月8日,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的日子,他们没有仪式、没有满座的高朋,有的只是久别重逢后的欣喜和温馨美好的新婚之夜……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就走了,他此时正在忙于指挥省港大罢工,邓颖超也离开了新婚的小家,到广东区委上班去了。也许这聚少离多的生活在一开始就已注定?
1927年4月,中国大地上风云突变。原本正在进行合作的国共两大政党,因为蒋介石的叛卖活动突然交恶。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指挥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大开杀戒,中国大地顿成人间地狱。
这时的周恩来正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他是1926年12月被调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在上海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革命工作的需要使周恩来和邓颖超不得不暂时分离。正当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时候,蒋介石动手了——
此时的邓颖超正在羊城广州一家德国人开办的医院里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难产。
邓颖超肚子里的孩子体重超过了正常标准,三天三夜她都生不下来。当时的妇产医院还不能施行剖腹产手术,只能用产钳。孩子头颅受到严重损伤,生下后不幸夭折。邓颖超内心极度痛苦。
这是她和周恩来的第二个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周恩来大革命时期随队东征时,被邓颖超私自做主打掉了。那时她心中所想的完全是工作和革命,总是觉得过一段时间再要小孩子也不迟。后来,邓颖超来到汕头见到周恩来,把偷偷打胎的经过告诉了他的丈夫。周恩来听后勃然大怒。新婚后,他从来没有发过这样大的火:
“你怎么会把生孩子和革命工作完全对立起来?!形而上学嘛!孩子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他属于国家,属于社会。你有什么权利把他随随便便扼杀?而且随随便便糟蹋自己的身体。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嘛!身体是革命的资本,不专属于你自己,要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必要时,我们随时准备为革命流血牺牲,可是决不允许随随便便糟蹋自己的身体。你要怎么处理,也该来信和我商量一下。怎么竟自作主张,这样轻率!”
经周恩来这一顿批评,邓颖超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不住地道歉。
可是这一次分娩竟然又是这样不走运,同时还赶上了一个血雨腥风的时节,周恩来也不在身边。邓颖超此时多么需要丈夫的安慰和爱抚啊!
她也许不知道,蒋介石已经悬赏20万银元捕杀周恩来。周恩来虽然在严重的政治变故当口一直忙于转移干部和组织反击,但他仍然记挂着在广州生孩子的妻子。他想,上海“四·一二”事件绝对不是孤立的,广州也一定不安全。于是,他给广州军委机关发了密电,要小超速离广州到上海来。
当时的广州在军阀陈济棠的统治之下,4月15日,也开始了大规模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位于南华银行二楼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机关遭到搜查。幸亏一位同志十分机警,搜查前刚好把才收到的周恩来给邓颖超的电报交给一位工友,让他务必交给邓颖超。
那天刚拂晓的时候,大批军警包围了中山大学。中共中山大学党支部委员、中共广东区委妇委委员陈铁军舍命爬过墙头,侥幸逃脱,将事变发生的消息告诉了医院中的邓颖超。此时,邓颖超也刚刚收到了工
基督降生为什么先给牧羊人报信 有什么意义
耶稣降生首先报告给牧羊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谦卑的人,而且他们常受人鄙视。然而耶稣基督来是为了所有人——富有的和贫穷的,男人和女人,受过教育的和未受过教育的。
神通过向牧羊人宣告耶稣的降生,显明了他对我们所有人的爱,无论我们是何等人。圣经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约一3:1)
扩展资料
耶稣基督的降生,早在几百年前就有先知预言:先知以赛亚说,将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 7:14、太 1:23);先知弥迦说,基督要降生在犹大地的伯利恒(弥 5:2、太 2:6);先知何西阿传达上帝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 11:1、太 2:15);先知耶利米预言到有许多婴孩被杀,拉结(注 1)不肯受安慰(耶31:15、太 2:18)。这些事都在耶稣降生前后一一应验。
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大希律王想要杀婴孩耶稣的事情,应验耶里米书的预言。大希律是以土买人,亦即以东人,受罗马皇帝分封,管理犹太、撒马利亚、加利利等地。
他娶了犹太哈斯摩年王室之后玛丽安娜成为他众多妻子中的一个,又为了讨好犹太人,任命其弟阿利多布作祭司长,但后来却因嫉妒而把阿利多布淹死。晚年的时候,希律由于猜忌多疑而成为一个疯狂的杀手,他不但杀了爱妻玛丽安娜,又杀了她许多亲戚,连他和玛丽安娜所生的两个儿子也不能幸免。
临死之前,他又下令杀那将要继承他王位的儿子(注 2)。大希律一听到从东方来的占星术士说,伯利恒城中有一个犹太人的王降生,他和耶路撒冷全城的人就都不安,暗下决心要除去他为快。
但是占星术士受到天使的警告,没有回复他,反而从别条路回家(太 2:12),他一气之下,就把伯利恒城四周围两岁以下的婴孩都杀光。犹太人对王有个期许,特别是他们期待“弥赛亚”(注 3)来到,带领他们挣脱异族统治。
马太福音记载另一种人,就是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虽然懂律法,地位又崇高,连国王有疑惑时都要来请教他们(太 2:3-6),但是耶稣的降生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十分清楚基督要降生在伯利恒,但是上帝的天使却通知了城外守夜的牧羊人而不是这些饱学之士。
路加福音用另一个角度来描写耶稣的降生。马太福音是为犹太人写的,他写耶稣的家谱上溯到亚伯拉罕为止 (太 1:1- 17)。路加福音则为外邦人而写,写耶稣基督的家谱上溯到人类共同的始祖亚当(路 3:23-28)。
路加福音强调耶稣的降生是为万民预备的(路2:10、30-32),他描述比较多个人事件,像牧羊人、西面、女先知亚拿等看见婴孩耶稣欢喜的情形。